|
距离边境只有10公里,吉尔吉斯斯坦为什么定都比什凯克?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地区,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接壤,东部和我国接壤,面积约19.99万平方公里,首都比什凯克。比什凯克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,是一座边境城市,距离哈萨克斯坦只有10公里。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心城市,安全是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。如果将首都定在边境地区,就会使首都失去防御纵深,那么吉尔吉斯斯坦为什么定都距离边境只有10公里的比什凯克呢? ![]() 第一,山地国家。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多山的国家,平原非常少。据统计,吉尔吉斯斯坦90%的领土海拔在1500米以上,全国的平均海拔达到了2750米。吉尔吉斯斯坦和我国接壤的地区分布着两大山脉,分别是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。 天山山脉是横跨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巨大山系,东西跨度达到了2500公里,南北平均宽250公里到350公里,最宽达到了800公里。我国境内的天山约占天山总长度的三分之二,海拔7443米的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就位于我国境内,靠近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边境地区。 天山山脉西部分属于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。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山脉,海拔高度仅次于我国,平均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,很多山峰的海拔超过了5000米。由于海拔高,这些山峰的峰顶常年被冰雪覆盖,拥有很多冰川。天山的冰川融水形成了很多河流,因此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。 ![]()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河流包括楚河、塔拉斯河、纳伦河、恰特卡尔河、克孜勒苏河等等,主要湖泊为伊塞克湖。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部,是一座高海拔的大湖,东西长182公里,南北宽58公里,面积6332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达到了1609米。 伊塞克湖的湖水非常清澈,被称为“上帝遗落的明珠”,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旅游胜地,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参观游览,每年可以给吉尔吉斯斯坦创造大量旅游收益。 现在伊塞克湖已经成为吉尔吉斯斯坦的旅游名片,在吉尔吉斯斯坦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,“没到过伊塞克湖,就不算到过吉尔吉斯斯坦”。不过在历史上,伊塞克湖属于中国,古称特穆尔图淖尔、图斯池。 ![]() 1864年,沙俄迫使清朝签订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侵占了包括巴尔喀什湖,伊塞克湖等大型湖泊在内的外西北地区。此后伊塞克湖不再属于中国,苏联时期,在中亚划界,巴尔喀什湖划入哈萨克斯坦,伊塞克湖划入吉尔吉斯斯坦。 第二,可以选择的城市不多。虽然吉尔吉斯坦水资源丰富,景色优美,适宜旅游观光,但大部分地区的地形崎岖,不适宜大型城市的形成。整个吉尔吉斯斯坦适宜建设大型城市的地区比较少,只有两部分,一部分是北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楚河谷地,一部分是西部靠近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。 ![]() 楚河谷地是由楚河冲积而形成,楚河的命名也和中国有关,在西汉之前,楚河被称为塞河。西汉时期将匈奴驱逐到了天山以西,修筑城池守卫土地,由于这支队伍的将士以楚人为主,便将塞河改为了楚河。楚河谷地的地形平坦,水源充足,适合工农业发展,因此逐渐形成了一座大城市,就是比什凯克。 比什凯克位于楚河谷地的中央地带,现在不仅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,还是吉尔吉斯坦楚河州的首府。除了楚河谷地,吉尔吉斯斯坦的另一个人口聚居地是费尔干纳盆地。 费尔干纳盆地东西长约300公里,南北宽约170公里,总面积约2.2万平方公里。盆地周边属于高海拔山地,很多溪水从高山流入盆地,形成了大片绿洲,因此费尔干纳盆地历来是中亚的宜居地区,生活着大量人口。 ![]() 苏联时期,为了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,将费尔干纳盆地一分为三,分给了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。三国在费尔干纳盆地还有很多飞地,苏联解体后,三国因边境问题一直矛盾重重。吉尔吉斯斯坦在费尔干纳盆地区域有两座重要城市,分别是贾拉拉巴德和奥什。 从吉尔吉斯斯坦的地形来看,可以选择建都的城市并不多,再加上费尔干纳盆地区域边境矛盾比较大,而北部楚河谷地和哈萨克斯坦已经划定了边境,因此只剩下比什凯克适宜建都。 第三,历史因素。清朝时期,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东部和南部都属于中国领土,西部归属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。1864年,沙俄侵占外西北之后,现在吉尔吉斯全部土地被沙俄控制。沙俄时期,楚河谷地和费尔干纳盆地属于重点建设地区,比什凯克逐渐成为中亚主要城市。 ![]() 到了苏联时期,将比什凯克作为吉尔吉斯斯坦加盟共和国的首府,并改名为伏龙芝。伏龙芝是苏联著名将领,军事理论家,现在俄罗斯还有伏龙芝军事学院。伏龙芝生于比什凯克,他的父母都是沙俄时期响应号召前往中亚的新移民。苏联为了纪念伏龙芝,将比什凯克改名伏龙芝。苏联时期不断加大对伏龙芝的经济投入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苏联解体后,吉尔吉斯斯坦将伏龙芝改回比什凯克,正式在这里建都。 比什凯克市(Bishkek,Бишкек)是吉尔吉斯斯坦首都,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学中心,主要的交通枢纽。该市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北部,坐落在吉尔吉斯阿拉套山山麓,楚河盆地中央。 比什凯克市交通便利,四通八达,通过9条公路干线和1条铁路支线同国内各州和周边国家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联结起来。比什凯克市属大陆性气候,夏季干燥炎热,冬季比较寒冷,昼夜温差较大,晴天多,风沙少。 截止2022年底,比什凯克市全市面积130平方公里,人口约114.5万。吉尔吉斯斯坦接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居住在比什凯克。比什凯克市居民包括80多个民族,吉尔吉斯人和俄罗斯人共占80%左右,其余为乌克兰人、鞑靼人、维吾尔人、乌兹别克人等。 比什凯克市在历史上是“丝绸之路”沿线城市,如今是一个开放型城市,还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,电力、机械、仪器、电器制造是其主要的工业部门。按照吉战略发展规划,比什凯克市被定位为“国际区域金融和物流中心”,对吉经济贡献超过三分之一。2022年,比什凯克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953.3亿索姆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7万索姆。 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建立于1995年,占地面积逾500公顷,为全国5个自由经济区之首,位于比什凯克市近郊的玛纳斯国际机场附近。在该自由经济区正式注册并从事生产、经营活动的有来自中国、土耳其、印度、伊朗、沙特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企业,该区生产的产品70%出口到哈萨克斯坦、俄罗斯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及中国等周边国家。 著名景点 比什凯克市历史文化悠久,市区内存在大量苏联式建筑地标。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比什凯克市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,也能让游客体验到吉尔吉斯斯坦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现代都市魅力。 阿拉套广场
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 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 |
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、通信、网络等技术,通过统计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,实现研发、计划、组织、生产、协调、销售、服务、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方法。
数字生成规范化--数据管理资产化--数据服务应用化--数据治理生态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