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跨境贸易 >>吉尔吉斯 >> 吉尔吉斯:融合多元文化色彩的卡拉科尔市
详细内容

吉尔吉斯:融合多元文化色彩的卡拉科尔市

2023年6月30日,我们从伊塞克湖北岸的小镇出发,中午时分到达伊塞克湖东岸的卡拉科尔市。

image.png

卡拉科尔(Karakol,吉尔吉斯语:Каракол,也译为卡拉库尔)为伊塞克湖州首府所在地。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南邻中国新疆。

在历史上,吉尔吉斯曾役属于匈奴;公元5世纪时受突厥人统治,19世纪初期,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,20世纪初期被纳入前苏联的管辖范围。在卡拉科尔市的街头,可以看到吉尔吉斯历史发展和的政权更替留下的文化烙印。

卡拉科尔市曾经被命名为普热瓦利斯克市。城市名称的更改与一位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有直接关系。

普热瓦利斯基(1839-1888年)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和旅行家。自1867年起,他曾多次前往西伯利亚进行探险工作,曾到达过西藏和中国的天山。他于1888年的探险途中病逝于吉尔吉斯的伊塞克湖畔,并埋葬在卡拉科尔附近。他去世后,沙皇下令,为了纪念普热瓦利斯基,将卡拉克尔改名为普热瓦利斯克。吉尔吉斯独立成后,又改回原来名字的卡拉克尔。我在在谷歌地图看到,吉尔吉斯语标注已经改回来了,但是汉语依然使用“普热瓦尔斯克”标识该城市。(下图红色椭圆内的文字)

image.png

卡拉科尔有一座“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纪念公园”(World War II memorial-Victory park)的公园。公园中有许多雕塑。


这是公园中一座三棱柱雕塑,三个立面各有一幅浮雕。下图的中图是雕塑全景,左右分别是两个立面上浮雕人像。导游介绍说,这个雕塑以一个关于柯尔克孜族祖先传说为素材而制作。

image.png

玛纳斯纪念碑。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一位传奇民族英雄,纪念碑底座两侧各有一幅浮雕,介绍玛纳斯传奇中的经典画面。

image.png

吉尔吉斯自1876年被沙皇俄国吞并。1936年建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,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。卡拉科尔的街头雕塑清晰的记录了这段历史。

公园里的列宁雕像,耸立在大理石砌成的基座上。列宁曾是一位思想的巨人,一个时代的灵魂。我们这一代人,绝大多数都看过电影《列宁在十月》、《列宁在1918》,甚至还记得几句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。今天,距他去世已过去将近百年,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,他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,也已消失了32年。此刻,我在吉尔吉斯斯坦一个小公园里看到列宁的雕像,恍若隔世。

image.png


纪念碑的两侧排列着很多铜像,都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吉尔吉斯斯坦的将士。

image.png

公园的其他雕塑,记录了二战期间吉尔吉斯为苏联作出的重要贡献。

image.png



东干清真寺是卡拉科尔市的一个著名景点。

image.png

东干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,村民的先辈是中国西北一带的回族居民,当年反抗清王朝失败,不得已向西逃亡,途经甘肃、新疆进入了中亚的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等地,并逐步在当地定居下来。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识别和划分,将他们定位为“东干族”。而“东干”一词就源自突厥语qurupqalghan(意为“定居者”),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海外华人族群。

image.png

东干清真寺建于1910年,单檐硬山顶正殿连接卷棚硬山顶前殿,四出廊造型,飞檐斗拱,具有起翘大、出檐深的特点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寺庙的建筑风格;看上去很与佛教寺庙颇为相似。而黄色的廊柱,蓝色的斗拱,绿色的屋顶,彩色棋盘格山墙,蓝色的宣礼塔等色彩斑澜的建筑构件,大概是中亚国家建筑风格的体现。据导游介绍,是一位中国建筑师和20名中国工匠花了整整3年时间,最终在 1910 年为当地的回族社区建成的清真寺。这座清真寺令人称奇之处在于,所有建筑构件全部由榫卯连接,没有使用一枚钉子。

image.png

我们进入清真寺的庭院时,寺里的阿訇正在大殿前的庭院里铺展地毯。导游告诉我们,每天下午5点钟,到这里做祈祷仪式的穆斯林非常多,殿内面积有限,所以在院子为祈祷者铺设地毯。女性游客不许可进入殿内参观,男性参观者也要5点之后才可以进入。

image.png


距离东干清真寺不远处,一座全木结构的圣三一东正教堂(Holy Trinity Cathedral)掩映在树木的绿荫之中。

image.png

“圣三一”是基督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意为上帝是圣父、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。这一概念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,强调了上帝的全能、全知和全在的特质。

image.png


这座木结构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872年,最初是石制原型,毁于1890年的一场地震。5年后,在原址上重建了木结构的教堂,据说没有使用任何金属建材。19世纪初,这里被作为布尔什维克党人的俱乐部,屋顶上的洋葱头式圆顶也被拆除了。现在看到的圣三一大教堂彻底重建于1961年。

教堂座东朝西,下面两张图分别是朝西的正门和南墙。从1961年算起,只有60多年的时间,看上去很陈旧,有历史厚重感。

image.png


屋顶上有六个葱头顶;其中方形钟楼上方一个,礼拜堂上方有五个(一大四小)八边形穹顶,每个穹顶上方各一个。

image.png

这是教堂门厅里展示的教堂南侧效果图。图中可见四个葱头顶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在谷歌地图下载的截图,可以看清六个葱头的位置和分布。

image.png

这是我在教堂南侧庭院拍的照片,可以将六个葱头顶都收进在照片里。

image.png

女性游客必须用头巾覆盖住头发才可以进入教堂。


教堂里的圣坛和神龛。

image.png


以柯尔克孜民族英雄传说为素材制作的玛纳斯纪念碑,屹立在街头招手致意的列宁雕像,色彩斑澜的东干村清真寺,绿顶木结构的东正教堂,多种文化汇集在街头,千奇百怪、光怪陆离,仿佛是历史留在卡拉科尔市的万花筒。
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雷达 | 管理登录
seo seo